“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王成花
【设计理念】
有效的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本课在设计时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给与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和归纳解题思路,进而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4页例5、例6。
【学情与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问题,是分数乘法的应用。它是分数问题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渗透国情 教育,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这节课我们将利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今天就随电脑老师一起到生活中看看。
【设计意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决分数乘法应用题的重要知识。因此,安排这样的复习题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师:请你从中挑选一条感兴趣的信息,找出单位“1”.
学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 明晰算理
我们一起走进地理篇。
出示例题
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启发:从题目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师:要解决问题,就要弄清条件与问题的数量关系,怎样分析,我们借助于线段图。
出示一条线段
2500平方米
师:你能从图上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吗?试试看。
学生完成线段图
2500平方米
?平方米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从线段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画图可以让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更符合学生思维特点,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1000(平方米)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三、应用新知 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人与动物篇。
出示
1.一头鲸体长28米,一个人身高是鲸体长的,这个人的身高是多少米?
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单位“1”,独立列式解答。
出示
2.成年男子的头部长度约占身高的,这个人头部的长度是多少?
学生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师小结:找准单位“1”,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出示
3.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学生汇报解题思路,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个性化色彩,此时的思维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归纳方法 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都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