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件下载 >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

2014年05月25日 13:00:05 访问量:556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



忻州市教育局  曹晋荣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而课堂教学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和根本。现在教育形势在不断变化,大规模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搞了,校舍等硬件变了,设施设备标准高了,条件好了,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强化特色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教育质量教学为本,教学是中心,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好比一日三餐,正餐吃不好,光靠零餐补,只能营养不良。素质教育、提高质量、减负等,如果落实不到课堂,只能是一句空话。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渴望优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的民意诉求,我们的教育现状,省内外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快速发展的形势,都逼着我们必须扎实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改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我们调查的结果是不会。我们应该坚定课改信念,而不是怀疑课改。现在各类考试越来越活了,越来越考综合素质了。未来人才需要会学习思考、善表达、交际合作等素质,而这些都在课改的理念中得到体现。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干自己有兴趣的事,学生主动探究、展示,让其感到一种快乐,满足了学生的一种表现欲望。课改给了学生多个平台,每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平台。因此,以自主、探究、合作、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新课改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理念,符合心理学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水涨船高,全体学生是水,少数尖子生是船,全体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了,当堂学习效率高了,尖子生的成绩会更好的。这才是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才能真正把知识、能力落实到学生头上。传统课堂,你老不放心学生,学生永远放不开。你没有深入实践,你没有下苦功夫,你没有长期坚持,你没有尝到甜头,所以就会对课改怀疑。

二、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成绩

      最近几年,我们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研管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四项基本建设,促进了全市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各县(市、区)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就课改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近几年各县(市、区)、各学校以全面实施国定课程为基础,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以“以学论教,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探究、合作、展示”为核心理念,以问题导学、学案教学为总的模式,积极寻求提升教学改革效益的长效机制建设,繁峙、原平、定襄、五台、河曲、岢岚、忻府区近一半县开展课改的探索推进,不少县区的局长积极性比较高,整个势头比较好。涌现出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课改名校、名师。如忻州七中的“四环节教学法”十多年前就在全省推广,忻州七一路小学的“1239”课堂教学模式,忻州实验中学的“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好的课堂效益;原平实验中学、原平实达中学的“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策略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其他学校如忻州六中、忻州十三中、忻州长征路小学、忻州实验小学、原平一小、定襄二中、定襄实验小学、忻州二中等,都以学案教学为依托,形成自己的模式与做法,对提高我市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三、我市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我市课改总的情况是实效还不太明显,没有形成氛围。尤其与先进的地区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欠账多,我们新课改虽已推进十几年,但大多停留在培训层面、理论层面,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改革教法学法,践行新课改理念,探索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新路子,没有得到落实;二是范围小,据调查,全市有新教学模式的学校283所,占16. 12%。虽然有部分学校、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不是多数学校,也不是教师队伍的主体;三是效果差,绝大部分学校课堂教学仍是沿用老办法,“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模式仍未得到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未得到有效调动,课堂效率仍然十分低下。我们的现状是一些严重超负荷运转的所谓“优质”学校和办学效益低下的薄弱学校在同时大量地“制造”着“学困生”,我们长期在低下的课堂效益中徘徊。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规范办学,学校教育如何“求变”“应变”?如何解放学生,解放教师,实现“教学合一”,低耗高效?课堂教学如何“顺应学生思维”,使“教学适应学习者”?如何细化目标,管理到位,打好45分钟硬仗?一句话,负担轻了,如何确保高质量呢?课堂教学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瓶颈,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四、如何整体推进我市课堂教学改革

(一)行政推动给力
     一是明确我市课改工作的“四主”角色定位。政府主导是关键和基础,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主动履责。学校是课改主体,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必须主动担当。教师是课改主角,必须主动投入。学生是课改主人,必须自主融入。
     二是加大顶层设计力度。以市教育局出台《忻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以市教育局相关科室研制下发《关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意见》、《关于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小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新集体备课制度的指导意见》四个指导意见。按照“分类申报、全面铺开、梯次推进、评估定级”的原则,2014年3月,全市课堂教学改革样本校申报工作全面启动,每个县(市、区)至少确定2所中学、2所小学作为课改样本校,市直学校全部作为课改样本校,签订课改责任书。2015年3月全市所有中小学全部进入区域课改整体实验。
      三是建立领导推动课改的机制,强力实施。(1)明确中心。市教育局明确将课改工作作为全局中心工作。2014年、2015年可定为课改实验年。局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参与其中。局机关各科室工作必须服务于课改这个中心,提供保障和支撑。(2)组建机构。市教育局成立课改领导组,下设若干个由局领导任组长的课改工作推进小组,一个督导检查工作小组和一个专家引领团队。(3)领导包片。实行由局领导领衔的课改推进小组包县(市、区)、包样本校制度,局领导每月至少到包点县及包点样本校一至二次,强化对课改推进的督查与指导。(4)校长示范。各中小学校校长必须当好学校课改的引领人,中层干部、党员教师必须带头研究实践课改,带头上展示课、研讨课,发挥示范作用。(5)经费保障。市、县政府都要确保一定数量的课改专项经费投入。各学校将不少于30%的公用经费用于保障课改需要。对学生人数不足100人的学校适当给予课改经费补助。同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课改的“催化”作用,重点加强加快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         
      实践证明,课改行动必须在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下,以“暴风骤雨、强力推动”的态势实施行政推动,否则,顽固的传统课堂教学桎梏将很难被打破,改革最终只会流于形式。只有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才能让学校、校长、老师找不到任何观望、拖延和敷衍的借口和理由。

(二)专业引领聚力

     1.学习先行,转变观念。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形势任务,学习国家和省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学习省内外和我市先进县、学校的经验,实现校长、教师由课改理念到观念的转变。
2.搞好宣传,营造氛围。争取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各部门、家长及社会的支持。实行教育家访,采取多种形式,借助媒体网络,向全社会深入宣传开展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营造社会关心课改、支持课改的和谐环境。
3.强化培训,提升师能。校长对课改认识的高度决定学校课改的力度,要加强对校长教育观的再培训和业务能力的再提高。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核心和关键,开展多层面的师资培训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建立高素质专业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课改工作顺利实施。
4.“三化”教研,解决难题,实化校本教研。校本教研要落地课堂,注重反思,抓实“三关”:一是“课堂过关”,组织好以“人人过关,节节入模”为主题的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二是“课题攻关”,针对教师课堂教学出现的困惑,开展课例研究,达到“剖析一节课,撬动一个点,带动一批人”的效果。三是“赛课闯关”,结合每一个阶段研究的主题,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的赛课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推动教师主动研讨。积极反思。活化联片教研。以样本校为引领,激活县域内的互动教研。市直学校要制定并实施一月一主题的联片教研活动,要尝试建立市直学校初中、小学大集体备课制和教学资源互享机制。强化网络教研。要让教研插上网络的翅膀。校长、教师、市县教研员人人要有个人学习空间,要建立“学科备课组”,“课题协作组”、“名师工作室”等教研平台,通过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切实能引导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三)评价跟进得力

     一是修订完善对学校考核的标准。以引导学校规范发展和提高质量为根本导向,把素质、人本、高效、安全等理念体现在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上,把课改纳入学校的常规考核中。加大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比重,增加对学校高效课堂“巡查质评”的检查项目,引导学校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向45分钟要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调整对校长、书记任期目标考核评价内容。将学校实施课改的工作及成效列为教育局对学校及班子考评的重要项目,与学校校长任期挂钩。三是更新教师工作评价标准,完善绩效考核。建立“以学定教”的评价系统,制定教师课改激励办法,每年召开课改阶段性总结表彰大会,以政府拿出专款,表彰奖励课改先进单位和个人。对课改中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定和骨干教师评选等方面给予较大倾斜。修订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将课改工作纳入对教师的绩效管理体系之中。四是推进课堂教学“四常规”。即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学练时间不少于20分钟,学生参与面不少于80%,当堂达标率不低于80%,引导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向“少教多学”、面向全体、讲求实效的方向努力。

(四)成果引进助力

     走出去,请进来,学习省内、外课改先进市、县、学校的经验,少走弯路,助推我们的课改整体推进,助推课改提升完善和推广。具体的操作问题,比如学案如何编制、问题导学如何设计、学生小组如何分配、自主学习的时间、方式、资源如何掌握、如何增加学生“互动”、“展示”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让学生从自主学习走向自主管理,都可以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实践证明,课改可以有三种模式,“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课改要取得成功,领导重视是前提,观念转变是关键,队伍建设是保障,课改信念是生命。领导的行政大推动,教师的头脑大风暴,学科教研大创新,即时的考核大评价,“四力”联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行走在课改路上,我们仍在不断思考,课堂的高效究竟应具有怎样的特质?是教师的“道”传得深刻,还是学生的“惑”解得透彻?教育质量要怎样来衡量?是学生在中考高考的战场凯旋而归,还是教师在省市学区的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办学的成果要得到怎样的验证?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挂牌授印,还是众说纷坛的专家权威验明正身?我们认为,都不是。因为,教育在本质上不是技术上的训练,更不是行为上的驯化。发展人格、唤醒人性、遵循人道、成就人生应该是教育最核心最崇高的使命。中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曾说:君子之学以美其身。我们给予孩子的不仅是一个智慧的头脑,更应为孩子的塑造一个美丽的心灵。也许我们不一定能让学生获得一个好看的分数,但一定要让学生获得一个健美的人格,惟其如此,教育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了教育改革的潮头,唯有从旧的教育理念中蜕变出来,才能以全新的姿态来迎接教育的美好未来。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才能为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今天,要拿什么来证明我们教育人存在的价值,它一定就在课改的追梦路上。我们坚信:行者必达,为者必成!

编辑:杨美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宁武县实验小学校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