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是中国教育独有的现象,也是中国特色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一机制被创立,教研室成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机构,担负着教学实施中地方教育政策制定与宣讲,教育教学的全面推进,教材编写与考试评价等作用,几乎是一个全能机构。之后,随着教育机制的完善,在上位层面,课标有了,教材的编制减少了,考试被分权了,教研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较多体现在服务于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型的需要。
我们普遍意识到目前随着社会形态的巨大改变,教育也在发生转型,在课堂上需要有一场革命。本世纪初启动的所谓新课程改革,也正是应和了这种需要。而课堂革命需要颠覆的是传统教学的教师行为方式,诸如教师中心、讲授过多、学得较死、负担较重,这一些都已经批判,而希望构建的课堂较多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这种全新的教育变革环境里,教师会普遍感觉有不适应性。这种预期的新教育更需要重新构建,而作为改革的设计者和理论家只能做出新教育的描画,建设新课堂的主力是教师。这种下位的改革,是离不开引导的,即教师也急切需要有教育教学的帮扶。由此,对于教研工作形成了新的需求定位。概括而言,就是研究、指导和服务。
教研室所属教研员自然需要根植在学校和课堂,成为教师的身边人。熟悉教学,亲近教师,这时的教研员其实也没有太多可以借鉴与利用的原有教学经验,虽然作为教研员一般具有教师教学经历,是教而优则研,可是今天的课堂与过去的课堂差异很大。在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里,教研员需要与教师同步成长,即教研员不能与课堂和教师疏离,否则就没有了立身之本。
教研室自然需要走向下位,即把与学校的联系构建,以及服务一线的意识,作为发展教研影响力,打造被教师认可的教研员的主要渠道。在这一点上区县一级教研员更具有占位优势,也就是说,他们对于区域学校和教师的辐射和影响更直接,更突出。而且,就本人了解,教研员经常性下校已然成为很多教研室的制度与要求。教研员与教师联系,也有瓶颈,即与学校需要、教师需要相关。首先,需要学校有提升学科教学的科研水平,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意识和要求,这样的特定改革环境,需要重视校本教研,而校本教研的引领依靠教研员。这就是正向互动。于是构造起教研与学校的一个教研共同体。此外,教师需求,也与教研干预的作用有直接关系。若教研员就在教师身边,主动提供服务,而教师缺乏积极性和改进教学的自觉性,这种教研的说教就不能转化为教学改进行为。教研没有强力干预的能力,它需要建立在有需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教研是基于需求的服务,若学校与教师缺乏改革的愿望,并不把教研作为需求,那么教研其实是无奈的。若就此而言,教研发挥作用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不是单项行为。
这种特别处境,迫使教研工作需要有所选择。即在众多学校和教师之中,选择有强烈发展需求的,而且有良好发展基础的,然后集中精力,发掘经验,发展特色。由此确立典型,用典型引路,来带动其他学校和教师,形成区位全面的影响力。这样看,教研是一种软实力,它或许不能直接转化为教学质量。一些地区行政领导,看到了教研可以对于教师有影响力,可以干预教师课堂行为,于是给教研室下达考试指标性任务。这自然成为了教研员的不堪之重,也就是说,教研员虽然可以形成学校与教师发展的助推力,可是不是直接指挥教学的力量。教研员不能用生态环境的改变、教师发展的条件改变,积极教学指挥力量,来实质性改变教学。在行政领导要正确认识教研工作,了解其作用于教学的局限性;而教研室与教研员也需要端正认识,把教研定位于基于需求的服务,而不能以专家自居。
定位于课堂和教师的服务,也要看到课堂技术改变,以及教师作用于学生,也不是包办一切的,万能的。教育被人为具有拯救的本事,也是不当的。教育的改变,是外界环境作用人的结果,而课堂无疑是学校知识传输的主要渠道,为此,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占位。所以,我们容易窄化理解课堂行为即为教学。
教学作用于人,是具有多种手段的,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是重要渠道,教师在管理上构建一个导学和评学的机制,也可以督促学生取得好的学校效果。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课堂生动活泼,有教学效果这是一条发展之路,此外重视教学管理,也可以孕育出高质量的教育。一些薄弱校就是依靠校长的强大领导力,构建了精细化的管理而改变了学校面貌。国外,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师在学生主动性的激励和教学评价上做得多。这也是发展优质教育的一条路。
教研需要给予课堂教学以特别关注,可是也要有宽广的视域。如此,我们的教学建议才不会是因为管中窥豹而得出的。教学建议才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